Location 新北市新店區
在中正路上的連鎖粥店
發現在很多地方越來越多這間的連鎖店
一直很想找機會來吃
今天天氣轉涼 忽然想到要去吃
比一般用餐時間早到
所以店內幾乎沒有人
很快的入座 點好之後靠近六點
就發現坐滿了 還有很多外帶的人
等候的時間有比較長一點
但有辣菜埔跟油條 還有紅茶可以無限量供應
覺得CP值很高
🌟泡菜起司松阪豬
一上桌是滿滿的泡菜香味
入口之後很像去吃臭臭鍋的泡菜鍋的味道
非常相似 有那個即視感
松阪豬份量不少 吃起來完全會飽
不過泡菜味很重 有點失去吃粥想吃比較清淡的價值
自己吃到後面有點太膩
🌟滑蛋牛肉粥
比較基本清淡的粥品
因為是用雞高湯打底的粥
所以鮮味十足 香味濃郁
又不會太膩口 很推!
整體來說我非常喜歡
完全是可以再訪👍
【Foodholic乃子@台北】
「粥大福 大同長安店」位於台北車站附近,距離Y15出口走路約4分鐘,這家分店是新開幕的,外面放了滿滿的花籃,幾乎都要找不到門口在哪裡了
最近因為腸胃炎,在尋尋覓覓哪裡有粥可以吃,剛好看到這家新開的粥大福,店面裝潢挺舒適,除了粥的選項很多之外,另外也有賣麵,還有一些小菜類,另外油條、辣菜圃等配料、紅茶都是自助,想吃多少都可以夾,光油條自由這件事就加分(但我腸胃炎不能吃油條...)
花菇燉雞粥$95
花菇好像就是香菇?香菇的量給得蠻多的,整碗粥吃起來鹹味也夠,感覺是有用醬油去調味,另外有加蛋進去,所以吃得到很像蛋花的東西
不過有點不解的是,雖然是燉雞粥,但我好像吃到很多豬瘦肉,倒是沒有特別注意到有沒有吃到雞肉,可能是兩種都有放吧
整碗吃下來還蠻飽的~
要不是這次腸胃炎,我覺得加油條和辣菜圃進去應該很不錯! 另外看到別人吃的皮蛋瘦肉粥也蠻吸引人的~
去完頤和園之後來到這家餐廳,
本來看到網路上面的評價還不錯,
感覺像是當地北京人會來吃的家常菜!
一進去之後真的是非常北京味道的當地人在做的,
當然可想而知服務態度也是非常本地人…
不會像城市或者是飯店一樣非常的有禮貌,而是非常大剌剌不怎麼理人,想要喝水或者是使用餐具都會另外收費!
我們點了~
❤️炸醬麵
實在也說不出有什麼好吃,就是非常平淡的一碗鹹鹹甜甜的麵,然後加了一點小黃瓜,如果是想要吃飽的話確實是可以吃飽因為份量非常的大,但是其實吃一小碗就已經覺得很膩了!
❤️烤羊肉口袋餅
烤羊肉的份量也是很大,味道算是比較重口味的,口袋餅外酥內軟其實還蠻好吃的,搭配羊肉在裡面的話是覺得很香,可惜我覺得其實有一點過於油膩,想要整份吃完實在也是覺得有一點點太膩口了!
❤️番茄龍利魚
這個魚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巴沙魚,肉質是很軟嫩,但是我覺得這一大碗幾乎都是蕃茄湯,魚的量其實沒有給得特別多,各種綜合菇的部分倒是很不錯,大概唯一最大的缺點就是味精實在加的太多了,吃沒幾口就覺得有一點味精熱的感覺!如果不習慣吃味精的人可能會受不了!
總體來說..雖然還能吃..但是我倒是不會特地跑回來吃這家餐廳,可能連如果在我家旁邊我都不會再踏進去..
台東市區可以選擇的粥品不多,連鎖的更少,以前只知道九龍廣東粥。所以每當拉肚子或者是身體不適的時候想吃粥都會不知道去哪裡吃。自從有這家店可以吃的種類就變得更多了。
店內可以點的粥品品項非常多,從經典款的皮蛋瘦肉粥,到創新的風味粥,例如泡菜起司松阪豬粥都有,可以滿足大家的胃口。至於他的粥也不會煮的過於稀爛,還是吃的到飯粒的顆粒感,粥裡所附的肉菜也都是新鮮不軟爛的,跟以前吃到的連鎖粥品店完全不同。而且還有非常多小菜可以點,比方說口水雞、燙青菜、滷鴨血以及滷大腸等等,讓整個吃粥的體驗瞬間豐富的起來。
店內的環境也非常的寬敞舒服,很適合和朋友一起來吃飯,然後坐著聊天。雖然粥的價錢有相對偏高,但我認為他的食材還有服務品質是值得的。
豆豆熊的店面很簡單樸素,所以如果不是看到招牌,很容易經過的時候就忽略這家店。不過這家店的老闆非常的友善,個性也很豪爽!當我跟他說來這裡的路上機車沒油,他還直接給我有罐全新用來裝豆漿做生意的寶特瓶,讓我去裝油,真的很佛心!
豆豆熊的主要餐點分成三種:鍋燒麵、鹹粥、湯與飲品。鍋燒麵可以選擇要雞絲麵、意麵還是烏龍麵,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。鹹粥則有虱目魚、蛤蜊等等的口味可以選擇。湯與飲料除了前面提到的口味外,還有新鮮現打的豆漿以及紅茶可以買。
這次點的是鍋燒意麵,用料還不錯,有一隻大蝦(不太確定是不是草蝦)還有幾顆蛤蠣、蛋、白菜、少許火鍋料以及瘦豬肉等等。價錢是有稍微貴一點,但是從店裡的舒適程度以及細節,可以看的出來老闆是很認真在做自己的產品,所以推薦大家來嚐鮮。
糜粖粥房位於花蓮又一村文創園區,是頗有特色的文青風格的清粥小菜店。
主打比較偏向早午餐,話雖如此,當天來訪的時間已經是晚餐時段。
今天享用的是剝皮辣椒煎蛋與西瓜綿煎蛋,合計60元。
剝皮辣椒煎蛋:
把口感脆爽的剝皮辣椒細緻的包覆在軟嫩的煎蛋中,口感非常的棒。
西瓜綿煎蛋:
西瓜綿是現代人已經相當不熟悉的一種食材。
簡單的描述,是一種古法醃漬而成的醃漬小菜。
以前採用的材料通常是西瓜去肉後留下的西瓜皮,而現在則是以疏果後所取下的西瓜幼果為主。
我個人是不太喜歡西瓜的。
但這道西瓜綿煎蛋的西瓜綿在微酸微鹹中帶有一股淡雅的西瓜香氣,再被軟嫩的煎蛋包覆起來,是相當美味的體驗。
整體而言,是值得一試的文青清粥小菜店。
店家地址是3號,跟1號的从出一瓢味在連通的建築物本體中共同經營,只是出入口不同。
因為當天是晚餐時段來訪,粥品跟各式小菜早已售罄。
所以除了真的很想吃的煎蛋之外,剩下都是出自从出一瓢味的主食,想想就留給下一篇吧。
有機會回花蓮一定會再訪的。
推薦給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