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ay Logo for Mobile
Will
LV 21|美食冒險家

📍延三夜市上的50年老店,也是2024必比登推薦的店家。

🍽️環境
店內桌數不算多,大概可容納2,30人,會需要併桌。環境整潔一般,符合台式小吃店的水準,這次大概兩點左右來訪沒有排隊人潮,在櫃檯點完餐後自行取餐找位置坐下。

🍛餐點
▪️筒仔米糕 $40
可以選擇肥肉或瘦肉的版本,除了一小片肉之外還有一個N分之一的滷蛋放在米糕上面。雖然是筒仔米糕,不過稍微弄一下就散開了,黏性並沒有那麼高,弄開之後反而比較像米糕😅
桌面上的醬料可自行添加,個人覺得這醬料才是筒仔米糕的靈魂所在,這裡給的醬料搭配起來還不錯,可以多加些。辣醬的部分就還可以,可加可不加。

▪️雙拼湯 $75
另外點了一個蚵仔加豬血的雙拼湯,不算便宜但蚵仔挺飽滿的,數量也算多。豬血的部分就沒有那麼飽滿的感覺,咬下去略有空洞感。

整體來說適合不太餓的時候吃個情懷,如果沒有排隊人潮的時候可以考慮。

使用內建 Fooca 相機拍下美食照片,並撰寫最真實餐廳評論以賺取額外收入。每則評論都有價值!

下載 Fooday 找餐廳、看網友真實用餐評論!

新戶加碼獲得免費相機及 30 FOOD 點數!

留言 (1)

Angel
LV 1美食新手
米糕很好吃,點兩顆才吃得飽

地點資訊

大橋頭老牌筒仔米糕103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41號
小吃$120
1 則評論
Featured Image 1

探索更多評論

Luna一枚小吃貨LV 35美食大隊長
橋仔頭黃家肉燥飯
小吃高雄市
🌟2022、2023必比登推薦 「橋仔頭黃家肉燥飯」落座於歷史悠久的橋頭老街,餐廳傳承三代的獨門料理,滷肉以肩胛肉、三層肉手工切丁後滷製,肥瘦各半,軟嫩不膩口,搭配香菜滋味樸實,許多高雄在地人必定會推薦的店家,用餐時段人潮會多一些,需要排隊點餐。 橋仔頭黃家肉燥飯位於橋南路上,附近是熱鬧的商圈不太好停車,旁邊有農會停車場每小時100,我是覺得有點太貴了XDD 黃家肉燥飯透天店面,環境很寬敞,騎樓店內有一些座位和排隊點餐區,內用空間4張雙人桌、4張四人桌,空間不會狹小擁擠,不管是朋友聚餐吃飯或是家庭出遊吃飯都挺方便的,餐具和調味料區採自取的方式。 黃家肉燥飯菜單如下:招牌肉燥飯、肉羹飯和麵類、各類湯品、燙青菜、綜合切料時價,價格落在30-65分大小碗,經濟實惠的價格。 開吃 肉燥飯 +半熟蛋包飯 (小) 💰40 肉燥飯上會鋪香菜,如果不喜歡吃香菜的記得要跟店家說,黃家最招牌的部分就是半熟的荷包蛋,當金黃熱的蛋液緩緩流出,和切丁的肩胛肉、三層肉,肥瘦各半的滷肉攪拌再一起的鹹香滋味,是傳統南部肉燥的好味道,今天吃的半熟蛋煎的太熟了一點,金黃蛋液流不出來了。 魚丸湯 💰40 魚丸每一顆都非常飽滿Q彈。 心得:肉燥飯+半熟蛋真的很經典,不過我那天去吃半熟蛋變成熟成蛋了,哭哭 重視餐點:是非常南部肉燥的味道,肉燥是肥瘦相間再補上一顆半熟蛋就更美味了 重視環境:乾淨明亮 重視停車:機車可停門口 汽車不太好停 重視廁所:有一間 重視排隊:排隊速度很快 重視服務:普通 注重CP值:🌟🌟🌟🌟🌟 (單純探討食物跟價格)
Featured Image 1
七咪LV 33銅牌美食家
小王煮瓜
小吃台北市
牙套人評論:有兩個洗手的地方還不錯 之前吃過兩次都是外帶回去吃 這次來現場吃看看 位置蠻多的 中午時間來還蠻多人排隊的 不會排很久 但是要併桌 三人用餐點了以下餐點:魯肉飯(大)65元、清湯瓜仔肉70元、滷白菜(大)60元、高麗菜(大)60元、筍絲(大)60元、豆腐(大)30元、油豆腐(大)30元、滷鴨蛋20元、單點控肉150元 整體口味偏鹹,但吃得好爽😄,滷肉飯肥瘦都有顏色很黑,有膠質嘴巴會黏黏的,湯很好喝肉吃起來不會柴,豆腐滷得很透,小菜都很夠味,控肉軟嫩好入口,鴨蛋配飯超讚,上菜速度也很快,翻桌率高,店員態度差了點。
Featured Image 1
一刻又一嗑LV 31銅牌美食家
鮮魚鱻蝦仁飯
小吃台中市
個人覺得以CP值論有些過譽的小吃店💁從2021年進榜後,一直到今年都還在榜的 米其林必比登 得獎🏅的店, 也是 500碗 的得獎店, 東西是好吃,但價格算起來也很驚人💸 🙅‍♀️不推薦一人來吃, 多人一起享用,餐費才比較能平均分開🙆‍♂️, 就連我們3人吃這樣一套要$485, (而且沒有吃到很飽) 平均$162/人左右,都讓我覺得有點貴桑桑🥲 雖然每天看他排隊的人潮不斷、店內總是有人候位,但真的不是一間我願意推薦or天天來的店。 會推薦, 可能就是因為它拿過必比登,也進了500碗, 日常帶碗蝦仁飯還行,但要完整用一餐…… 可能就帶朋友來嚐嚐鮮罷了。 - - - 這間店,外帶很多、內用也很多人, 雖然店內員工眾多、收桌子的速度也快, 但不會有人為你指引座位、安排座位等候, 一切都靠搶!🏃 就像你在用餐時間去到百貨美食街一樣, 常常都要盯守在一旁、看哪一桌先吃完, 默默到旁邊守著,等對方離席後趕快入座! 這間店的座位大多都在店內, 但入座依然是這種方式😩, 當然,無可避免坐到大桌就可能要跟別人併桌, 這也是我不喜歡來用餐的原因之一😓 除了搶座位、站在旁邊給別人壓力不好意思之外,用餐時有人站在旁邊也很有壓力😰 內用是可以立即享用熱騰騰的菜啦, 但若是這樣備感壓力的環境, 吃飯都不香了,我寧可選擇外帶🙂‍↔️
Featured Image 1

美食攻略

banner-1banner-2banner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