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追我 IG 啦 food.scouter
曾經是我愛店,平價且美味達標的義大利麵。
會說「曾經」是因為,多年前曾有兩度與親友造訪,在室內用餐都遇上小蟑螂爬竄,實在不堪。本次回訪,感覺用餐環境應該有整理過了。
再度點了最愛的奶油蔬菜雞肉麵。白醬濃郁,麵體略顯彈牙;雞胸肉略顯硬柴,但肉味足,要搭配奶醬的口感較好,或許這是當時喜歡白醬的緣由。
高麗菜雖非義式義大利麵會出現的配菜,在這道料理中倒是滿適合,也能補充一點蔬菜。
多年前,I'M PASTA 可能是少數能正確選用以杜蘭小麥製成,並煮出彈牙口感的平價義大利麵店,只是如今這樣的店更普遍了。
台北松菸一帶的日式湯咖哩店,路過很多次後首次造訪。
點了每日手作漢堡湯咖哩,漢堡排的香料比重高,亦顯然黏著劑過多,含肉率可能並不高。
另點了牡蠣湯咖哩,多達五顆牡蠣的品質都新鮮好吃,值得一推。
湯咖哩近似於含香料的肉汁,淋於白飯上。唯這份餐點的白飯選米不甚理想,米粒明顯大小不一,口感濕軟度也不夠好。
上餐的鑄鐵鍋熱度不高,雖然比較安全,但也使得湯咖哩熱度不足。
最後值得一提的是,每份湯咖哩口味可選辣度,4級辣度確實滿辣了。
在公館一帶路過,看到主打鰻魚飯的日式食堂,甚至得用店外的點餐付款機。
然而,這卻是一間台式日本料理。Fooday 居然剛好有這種店家類別!
點了炙燒鰻魚定食(小)飯多,鰻魚醬味偏甜,肉質不夠軟甚至有點彈,這似乎是台式鰻魚飯常見的詮釋方式?內有小刺,但重點是不夠熱。
我對日式烤鰻魚的基本認知,應是以高溫燒烤至肉質極軟,用筷子可輕易夾碎,即使內有細骨也應炙燒至細軟程度,可吞嚥不致卡喉;可惜這份餐點並未達到這些標準。
內用可自取常溫茶,定食亦提供蘋果醋與台式小菜。店內播放的音樂,也都是華語流行音樂。
位於南港共構的環球美食街外的店家,內用還得加收一成清潔費,單論價格實在不便宜,至於口味如何呢?非常好吃!
吃過許多海南雞飯,星馬快餐的海南雞飯,肉質鮮嫩至極,雞肉相當新鮮,從皮與肉相連緊實便可知。雞肉塊上常見血紅色區塊,但毫無腥味,應是骨髓中滲出之血紅素。兩種醬料搭配皆宜,白飯應為正統之泰國米,唯偏濕軟些。
另點的是星馬招牌叻沙,這可能是我們首次吃叻沙料理,湯頭濃郁又富含香氣,蝦味把整個味道都提上來了,米粉與麵能完整沾附湯頭,實在一絕。
若對油泡肉圓無愛,一定要試試彰化涼圓。
儘管人稱彰化炸肉圓源自北斗肉圓,亦有人稱源自蕃薯包,我覺得也很近似於水晶餃。從這淵源來說,彰化涼圓或吸取了各方經驗,發展出獨特的一支特色小吃,唯熱門程度遠低於油炸肉圓,迄今似乎只剩兩家在售,且僅供外帶。
這間應是彰化肉圓最早的老店,位於八卦山腳的南郭路上,涼圓帶有高湯外皮,半液半 Q 狀,搭配隨附的蒜味醬汁,結合得極好,著實是畫龍點睛之處。內餡肉塊似經太白粉抓過,使得口感外嫩內扎實。
這店家似乎是一家人,在半開放的家戶外製作涼圓,負責結帳的店家年輕人常顯得不耐煩。台灣小吃傳承不易,或許該考慮擴建在冷氣房裡製作?或許該有資本將涼圓比照涼麵,研發推廣至各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