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家餐廳提供多種麵食,特別是椒麻拌麵,口味層次豐富,雖然有些顧客覺得鹹味偏重,但整體上還是受到好評。麵條Q彈有嚼勁,搭配的配菜也增添了風味。
店內裝潢風格獨特,結合懷舊與現代元素,營造出舒適的用餐氛圍。不過,空間較小,建議避開高峰時段以免等候。
服務人員友善,但由於店內客流量大,可能需要稍等。建議提前預約或避開尖峰時段,以獲得更好的用餐體驗。
路過看到,店名與設計風格都吸睛的麵店,平日午餐熱門時段,內用爆滿,外帶需於店外等候。
店面內用空間不大,儘管還是努力塞了四人桌 × 3 + 二人桌 × 2 + 靠牆位 × 7 = 23 位。
店外張貼雜誌介紹,原為義式餐廳的團隊,轉做台式麵食,可以感受到確實是以當代年輕風格,再詮釋傳統麵食的樣貌。
點了老滷牛肉乾拌麵,牛腱肉片吃起來符合預期,雖無特別記憶點,但數量不少。
寬麵表現非常棒!麵體彈牙好吃,拌入的醬料搭配相當適宜,非常喜歡。
豆棗在此作為傳統配料,不過這樣的甜味,在整體偏醬鹹的口味中,顯得...很微妙。
店內的視覺設計與播放音樂都很酷,僅收現金,且無發票。
內用空間不大,因此有帶小孩或推車可能不太適合內用。中午吃飯時間人很多,內用的話可能需要等候,建議避開尖峰用餐時間來。
這次點了老台客椒麻拌麵,麵體是有嚼勁的粗麵,椒麻醬調味上口感層次豐富,麻中帶辣,但辣度恰到好處,我想不愛吃辣的人也都能接受,拌麵吃起來還微微帶點甜味,如果覺得不夠辣,餐桌旁邊也有辣油可以自行添加。
小菜組合有海帶豆乾還有蛋,加上特製的醬料,在辣中帶點麻與酸,是非常特別的小菜口味。
一樣是午餐時段會需要排隊的店,蠻多女性上班族來用餐,晚餐時段沒來吃過就不確定。
這次點的是老台客特製椒麻拌麵跟經典小菜組合。拌麵本身是有椒麻香氣,實際吃起來微微帶點辣味,整體來說口味不會很重,附有一塊叉燒及三種配菜,麵條蠻有嚼勁,不過現在小碗已經漲至$100,份量其實有點偏少,建議男生+10元可以點大碗比較會有飽足感。
經典小菜組合$50,則有豆乾海帶跟滷蛋,搭配醬料口味也還不錯。
店內裝潢物件一半以懷舊窗框為主,也有一幅舊紙鈔組成的掛飾,另一邊則是食材食物相關的掛軸,有自己的一套風格。不過店內空間較小,建議不要太多人一起前往用餐,最多大概就是四人桌,太多人前往也是需要分開坐。
整體來說在不排隊很久的前提下,算是可以來試試看的台式麵店。
這家是專門賣各種麵食的店,一直很喜歡吃乾拌麵的我當然不能放過這家店,除了肉燥麵、麻醬麵、牛肉麵、炸醬麵等等之外,招牌是椒麻拌麵,另外還有很多滷味選項
店內位子不多,中午12:05抵達,已經坐了九成滿,客人看起來大部分是附近的上班族中午來用餐,座位間蠻擠的;另外也有蠻多人在等外帶的
老台客特製椒麻拌麵$95
麵上面有一塊豬叉燒 、半顆茶葉蛋、些許深綠色青菜+豆芽菜+豆棗+肉燥,整體口味偏重,吃到後面蠻鹹的,會想要喝水
菜單上這款麵食有畫辣椒記號,但我個人覺得吃起來完全不會辣,桌上有辣油,可以另外加,辣油加一點點辣感馬上就出來了,喜歡吃辣的人可以試試
綠色青菜吃起來有點微苦,我個人不太喜歡;豬叉燒雖然只有一塊,但蠻厚的,且不會很硬,還不錯;豆棗我覺得很加分,純粹因為我喜歡吃豆棗,且因為它甜甜的,似乎可中和麵的鹹味
寬麵Q彈有嚼勁,但麵的份量不多,我是正常食量的女生,但覺得一碗麵吃完只有七分飽,可以加10元變成大碗,或是另外點湯或滷味
整體而言,我覺得椒麻拌麵還不錯吃,但椒麻感比較不夠,不過價格在北車一帶還算可以接受,下次想嘗試看看其他的麵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