📒兼顧理財的吃貨小資族,賺點餐費才有更多好料可以吃😚
🍊好吃的食物會有澎湃的心得,驚艷的體驗會有滿滿的回饋
📍座標:台中。北區(一中商圈)
在中南部很容易過了飯點就找不到正餐吃了,
還好一中商圈還找得到。
晚歸人的救星🥹
雖然是間拉麵店,但是有很多飯類的選擇。
這次點了:
🍚炙燒燒肉丼 $180
🍄🟫酥炸和風杏鮑菇
🐷酥炸起司豬肉丸
(小點類組合價$98)
✅有收5%清潔費
🍚炙燒燒肉丼:
端上來的時候是有點失望的,
覺得$180怎麼肉看起來超級少😞
不過吃完後覺得,飯量算剛好,
肉雖然看起來片數少,但有一點厚度。
一口飯一口菜也是差不多吃完,
肉烤得香,但份量上吃起來略有些不盡興,
因此評價上我也保持居中,算是普通可食👌
🍄🟫酥炸和風杏鮑菇
杏鮑菇現炸,切得很小塊,但炸得很多汁。
小塊讓人沒有大口朵頤的感覺,
但確實杏鮑菇吃起來多汁,現炸的好吃一分不少。
🐷酥炸起司豬肉丸
豬肉丸對我來說略有新奇,雖然我知道它就只是個豬肉丸。
上面淋起司醬,再加上起司豬肉丸!
(對,就是裡面還有起司的意思)
豬肉有混香料,因此不是單純只有豬肉的味道,
炸皮薄,因此吃起來是像表皮酥脆的豬肉丸,
不會讓人感覺有混其他麵粉似的,
每一口感覺都是再嚼整顆肉。
丼飯有附湯,感覺是柴魚昆布高湯。
會說感覺就是因為顏色深、裡面沒有料,
單純的湯,因此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樣的湯,
但依循記憶覺得比較像是柴魚昆布湯~
整體來說~
若哪天又晚歸找不到正餐,我還是會來,
畢竟不到$300還是能吃得不錯。
但若平時找美食,或是想推薦朋友聚餐的,
可能就不會特別選擇這裡了。
📍座標:台中。北區
個人總評:可偶爾嚐嚐,如果想一份滿足一餐略嫌少,但若作為偶爾換口味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那天想吃晚餐之餘也想打打牙祭,吃點平常捨不得吃的東西。
走到轉角瞥見了一間「炒粿條」,傳統的炒粿條是真的充滿鍋氣又香又好吃的,平時周邊也沒有賣炒粿條的商家,我立馬就點了一份外帶回家來嚐嚐。
老闆炒得很夠力,有些店家快炒幾下就好了,但有感覺老闆多炒幾下,明明已經炒一陣子了,老闆還會說:「再一下就好,多翻炒幾下」。
回家享用,鍋氣也是十足,不過整體而言不如餐館等級精美,還是比較像是小吃等級:
1.豬肉大塊但厚薄不均,以量而言不多
2.粿條粗也Q,但量也沒有很多
3.整盒充斥著豆芽菜,每一口豆芽菜的比例都有點高
吃完整體不會飽,可能還得多吃點別的東西,
以平日用餐$100卻吃不飽,個人覺得CP值略為不足。
但因為炒粿條實在不多見,自己也很喜歡吃炒粿條,這間店口味也不算差,因此內心會多加一點分。
📍座標:屏東。萬巒
個人小評:多人吃=享受很多道菜+不會太貴!
好吃之餘超級撐,覺得分攤每人均價算起來十分划算!
總結:吃飽喝足後,再外帶一份豬腳回家!
來到萬巒,當然就是要吃豬腳呀!
這次吃的熊家萬巒豬腳也算是有名,但並不是萬巒最知名的一間店。
萬巒最有名的是另一間海鴻飯店(是一間老店,也因蔣經國總統光顧過聲名大噪),因此光是這間店的人潮,基本上就會把小小的萬巒人潮熱區給堵到塞,即便海鴻飯店分開了3間店+4個停車場,仍然是塞到爆。假日本來人就會多一點,更不用說春節的返鄉+旅遊人潮了,無論吃不吃海鴻飯店,在假日或觀光時節進入萬巒人潮熱區就要有點心理準備。
這次用餐的熊家萬巒豬腳,是饕客親戚特地推薦的一間店。
👉親戚推薦理由有3:
親戚在推薦時,大力讚賞店員親切度、環境與上菜速度,入店後我也實際體驗到為何能被如此推薦。
🛎️關於服務:
位處鄉下的萬巒,大部分店員也都是中高齡,鮮少看到年輕人,或年輕的可能是外配。
你可以看到即便店員年紀大,動作不慢、但也不會急匆匆,每個人都沒有多餘的動作、事情一件一件做好,看似較緩慢,但其實很快速就完成了。
提前先清點好人數、送上人數剛好的豬腳沾料;雖然是一道一道端來上菜,但一道接著一道,空蕩蕩的桌面瞬間就滿了。
而人多、人嘈雜,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店員因為疲累而感到不耐煩。我們在春節的最後一天用餐,甚至在午餐時間都快過的時間去用餐,店員依然笑臉迎人,說著很累、請大家體諒,但速度依然不慢,擔心出錯還會多確認幾遍,笑著迎接客人、笑著送離客人。
這也難怪親戚會如此針對服務推薦了!看似純樸的鄉下店家,服務卻是許多都市餐廳做不出的親切感、優質服務,熱情的恰到好處。
我也曾經懷疑:是不是因為這間店並沒有那麼有名?人潮少,店員才有這種心情與閒情逸致?
但了解之後發現並沒有,這間店其實也小有名氣!
從刊版上得知,這間店協助了當年「娘家」連續劇的拍攝,不僅如此,據說它為了一起合作拍攝,"特地"在車城開了另一間分店!另一間分店就是拍攝場景!
沒錯,連續劇都已經拍完了,店繼續開到現在!
🪑關於環境:
這裡稱不上什麼高雅的餐廳,一樓前檯就是備餐區,裡面則是圓桌座位,二樓也有座位。
整個店家都很舊式,地板也是花磚,每一張圓桌都會鋪粉紅色的塑膠布,就像是傳統辦桌會有的那種塑膠布一樣。
但至少走路經過的時候,不會覺得地板黏黏的、濕濕的,室內空氣不會有潮濕、悶臭的味道。
為了保留走道的空間,圓桌的切邊部分位置就比較小,容易會有與別人塞住搶道的問題。
有注意到Google Map上有人對於「餐廳蒼蠅」很多一事感到反感,這次用餐只有碰到1隻蒼蠅,但也是用餐到中後段(大部分都飽了,在聊天喝茶喝湯的時候)才跑來的,因此並沒有影響用餐太多。
關於菜色的部分,就留給照片一起說明啦!
🅿️停車部分
附近很多停車場都是海鴻飯店的,在南部經常都是停靠在路邊,可能白線內、沒有紅線的地方。
如果有看到別人停靠,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問題👌
不過要小心溝!鄉下田野間常常路上是沒有個護欄的,不小心貼太裡面可能就會下溝裡去,就麻煩了!
📍座標:高雄。前金
近漢神百貨、光榮碼頭
📝個人小評:老字號甜品店,冷熱品項都有,但價格部分讓人覺得屬於有喝過就好類型。
🚢附近是光榮碼頭,會辦一些活動、市集等,人潮算多。
這次去的時候岸邊就是吉伊卡哇的活動,人潮多而管制了輕軌站,導致大家必須步行離開人潮熱區到一定距離後,才能搭車離開。
而這家店就位於管制範圍到大眾運輸之間,除了因為老字號店有舊客光顧,也是走往大眾運輸經過的路線之一,我們也是因為要走往大眾運輸而經過這間店、停留用餐的。
🌞對於經常炎熱、大太陽的高雄,來一碗涼的真的解熱又解渴。
人多到店家大批大批製作,第一位點了什麼,就問後面有沒有人也要?一次不只做一人,但還是大排長龍不斷。
除此之外座位也一位難求,店家很霸氣的擺了一張實木大長桌在騎樓上,客人都是自行找位置、自己收拾,因為店家光是出餐就沒空處理,多數客人也會一同維護環境品質,垃圾會自行帶走,或者將空碗放在中間一點的空位、把桌子擦乾淨再離開。
我們點了招牌之一的綠豆沙牛奶,綠豆沙濃、牛奶也濃,不是冰沙、沒有加水,打到細緻,因此並不是能喝到顆粒的類型。
一杯$70著實有點貴,因此覺得是好喝能嘗嘗,但不太能當作日常飲品的飲料甜點。
🚌關於交通資訊:
附近雖然有大眾運輸,但皆有一段距離,走路抵達較方便。
算是在比較大條的馬路上,因此周邊畫的是紅線,但仍有不少違停、騎樓也不少機車。
有開車騎車,建議找附近停車場停車再走來,或搭乘公車,到漢神百貨或青年二路站下車再步行過去。
因為曾經看到電視節目有報導過,原本還對於這個小吃有些期待,當然或許是期待太高,所以差距導致的失望感也很高🙂↔️。
📝小店計價簡單,1串$40,4串$150,
老闆當然會不停推薦要不要買4串,但已經吃過正餐的我們是吃不下這麼多。
每一串都很大串,挑選的時候實在讓人很心動,但心動就只到吃之前了。
這次點了花枝丸與蝦捲。
花枝丸看上去很大顆,一串有4個;蝦捲則是一長條。兩個炸皮都不厚,皮算是薄,但.....皮並不酥脆。
對,我超失望。
炸皮不厚,即便是選好後回鍋炸,依然不酥脆,選的時候是什麼顏色,炸完還是什麼顏色,沒有因為二回炸而呈現炸物的焦黃色。
內容物又更令人傷心了。
花枝丸看上去很大顆,但多半是吃到魚漿,魚漿是頗香沒有錯,但花枝很少,說是炸花枝丸,可能還比較像炸魚丸,這對於我認為自己是在海邊吃海鮮有非常大的落差感。
蝦捲也差不了多少,基本上吃不太出來蝦在哪裡,或許已經都混在漿裡了,感覺自己就是在吃一塊炸魚漿的點心。
著實吃得非常傷心,下次來也不會想來光顧了。